南通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資料圖片) 卑多敏 攝
位于南通高新區的沃太能源總部大樓 卑多敏 攝
通知日報訊(記者樊希萌)通州,是中國近代實業家張謇的祖籍地,也是張謇實業的延伸地,產業根基雄厚扎實。
改革開放的進程,是通州登高攀新的轉型發展歷程:
改革開放之初,通州的產業重點放在機械行業上。1990年至2000年,初步形成了紡織、印染、服裝、輕工、化工、電子、機械、冶金、建材、醫藥、食品等20多個工業門類。
進入新世紀,通州的產業脈絡逐步清晰,從中低端向中高端攀升。至2008年,初步形成紡織服裝、機械電子、船舶海工、食品、新能源五大產業,且集聚度較高。之后,光伏太陽能、汽車壓鑄、智能電網、電子信息、風電裝備等新生產業興起。
近年來,通州找準在長三角一體化中的定位,不斷調整調優產業結構。圍繞發展壯大通州“四新兩優”產業(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新材料、新型高端裝備四大主導產業,紡織服裝、建筑兩大傳統優勢產業),通州大力發展電子元器件、半導體、光伏、儲能、化工新材料、金屬鑄軋材料、智能裝備、高端家紡八條制造業重點產業鏈。
當前,通州正著力提檔升級傳統產業、發展壯大新興產業、前瞻布局未來產業,積極推動家紡、建筑等傳統產業快速向新業態蓬勃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汽車及零部件、新能源等優勢產業加速集聚。
在新舊交融中,通州產業氤氳著創新與傳承的和諧氣息,激揚著源源不斷的新質生產力。
“求新”——新興產業加速集聚
6月28日,通州區舉行二季度招商引資項目簽約活動,現場簽約23個產業項目,投資額均超1億元,計劃總投資82.1億元。其中18個項目涉及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新材料、機器人等代表新質生產力發展方向的重點產業領域。
新興產業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著力點。招引新興產業,通州解放思想,提前布局、搶占賽道。
通州濱江臨海、緊鄰上海,是南通唯一具備高鐵、軌交、航道、空港等立體交通網絡體系的板塊,擁有區位交通、產業基礎、承載空間等綜合優勢,是一片投資興業的熱土,連續多年入選“全國綜合實力百強區”“全國投資潛力百強區”和“中國工業百強區”。
近年來,通州區現代化產業體系加快構建,新一代信息技術、汽車及零部件、新能源等優勢產業產值均突破150億元,高新技術企業456家,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比達53.1%,以光伏新技術、新型儲能為主的新能源產業集聚發展,新動能、新優勢已初步形成,工業經濟“量上翻番、質上躍升”的美好愿景正加快實現。
去年底,總投資約70億元的江蘇璉升12GW異質結電池項目開工,該項目體量大、質態優,是通州在光伏新方向——異質結產業招引的又一重大項目。
圍繞主導產業,通州仔細研究、搶先布局。異質結工藝是光伏產業的一個新方向,也是通州重點打造的“新賽道”。這種新量產工藝可大大提高太陽能電池的轉換效率、良率、產能,同時縮短生產制程、減少損耗率。與鈣鈦礦等電池技術形成疊層電池后,光譜吸收范圍更大,發電效率更高。
作為最早研究布局異質結技術領域的板塊,目前通州已聚集該產業鏈上下游重大產業項目近20個,總投資超100億元,特別是以南通國家高新區為重要承載地,招引、培育了覆蓋材料端、裝備端、零部件端等產業鏈關鍵環節。
目前通州正在加快規劃建設先進光伏及新型儲能產業園,傾力打造全國首個異質結光伏電池產業標桿園區,規劃面積約3000畝,包括先進光伏電池制造板塊、設備及材料制造板塊、先進儲能制造板塊以及產業鏈賦能板塊,配備了專業化的生產設施。預計2030年園區先進光伏產業產能將達到30GW。
“改舊”——傳統產業加速煥新
傳統產業是形成新質生產力的基礎。
通州是全國聞名的家紡之鄉、建筑之鄉,家紡、建筑等傳統產業一直是通州的富民產業。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是主動適應和引領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戰略選擇,關系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全局。
7月2日下午,上海交通大學南通先進技術研究院在南通高新區揭牌成立,研究院將堅持“立足通州區、服務南通市、面向長三角、輻射全中國”的發展定位,依托上海交通大學,開展技術合作、成果轉化、高科技企業孵化及創新創業人才引育等合作,為通州轉型升級提供智庫支持和創新動力。
通州以“智改數轉網聯”為抓手,出臺智能化改造數字化轉型、高新技術企業培育等多項促進政策,及時兌現各類獎補資金,引導更多資源要素向先進制造業流動,全力打造全市產業創新高地。
通州擁有全國最大的家紡類商品集散和流通中心,去年占規上工業總產值四分之一以上。通州找準關鍵環節、關鍵技術,深化與吉林大學、東華大學等專業高校院所合作,規劃創意設計產業園;大力推動印染技術更新,建設數碼印花產業園;打造家紡直播電商產業園,確保年電商交易額超300億元。
江蘇藍絲羽家用紡織品有限公司董事長俞建輝介紹,公司與高校院所加快產學研合作,率先打造智能化生產車間,生產資源能耗降低36%,整體生產效率提升40%左右。智能化系統全程監控成品質量,精確度100%,成品的入庫合格率高達99.6%。通過數智賦能,家紡產業的生產制造環節正變得越來越智能化、高端化、綠色化。
通州的“建筑鐵軍”也在積極尋找轉型之道。通州全力支持建筑企業積極向市政、軌道交通、機場、港口、新基建等領域拓展,引導企業引入現代化管理方式,不斷提升核心競爭力和抗風險能力。
南通四建集團董事長耿裕華介紹,四建人認識到企業必須把業務數據化,建立管理平臺,打通底層數據,實現數據互聯互通。為此,四建集團建設了包括“人、財、料、機、項目”五大管理平臺,實現精細化管控。而今,企業作業現場的每名人員狀態、每項材料進出、每個工程質量把控、每筆資金周轉等都實時監控,一目了然。三四年前,由南通四建集團牽頭建立的“筑材網”交易平臺,整合建筑企業、供應商和銀行三方優質資源,實現各方共贏,累計簽約合同金額1402億元。
傳統產業發新芽,激發新動能?!敖晖ㄖ菀幧瞎I總產值年均增長12.8%,高新技術企業總產值年均增長19.4%,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比達55.1%?!眳^發改委主任倪健忠介紹,僅2023年我區家紡業交易額就超過1500億元,建筑業施工總產值突破260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