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我才28歲,我的體檢報告怎么會顯示脂代謝異常,而且我一點都不胖啊,怎么會這樣?”
年輕人出現高血脂的情況可能讓人感到意外,尤其是那些體重正常的人。然而,高血脂并不是只和年齡、體重有關,它與多種因素密切相關。
高血脂原因揭秘
遺傳因素:家族中有高血脂病史,風險自然增加。
飲食不當:快餐、糖分高的食物,這些都可能是“隱形”的血脂推手。
缺乏運動:工作忙、少運動,身體代謝變慢,血脂自然高。
生活習慣:抽煙、飲酒、熬夜,這些都能影響血脂水平。
壓力過大:現代生活節奏快,長期工作壓力大,情緒不穩定,會導致內分泌失調,脂代謝異常。
高血脂并發癥風險
高血脂在大多數情況下其癥狀并不明顯,很多人血脂升高卻并不知道或者覺得沒有癥狀就不去治療,進而導致一系列嚴重疾病的發生,因此高血脂常被稱為“慢病之王”。
一般情況下,長期血脂高可能會引起心腦血管疾病、內分泌疾病以及消化系統疾病。
心腦血管疾病
血脂長期升高會導致動脈壁形成粥樣斑塊,使血管壁逐漸狹窄甚至閉塞。而斑塊出現破裂,可導致血小板凝集,形成血栓,也可以阻塞血流,從而誘發心腦血管疾病,如冠心病、腦梗死、心肌梗死等。
內分泌疾病
血脂增高說明機體內的脂肪含量過多,脂蛋白合成以及代謝過程異常,可導致機體內脂肪堆積,從而誘發肥胖癥、糖尿病等代謝性疾病。
消化系統疾病
長期血脂高還容易加重肝臟、胰腺的負擔,導致肝臟脂肪含量增加,從而增加患脂肪肝的風險,而血脂嚴重升高可形成栓子,可能會阻塞胰腺毛細血管,從而誘發急性胰腺炎。
高血脂與慢性腎病
最新的研究發現,血脂升高也可能和慢性腎病有關。
慢性腎?。–hronic kidney disease, CKD)是由于各種原因導致的腎臟結構與功能的慢性進展性破壞,病程超過3個月。在慢性腎病的不同階段,其臨床表現也各不相同。在慢性腎病3期之前,病人可以無任何癥狀,或僅有乏力、腰酸、夜尿增多等輕度不適;少數病人可有食欲減退、代謝性酸中毒及輕度貧血。3期以后,上述癥狀更趨明顯,進入腎衰竭期以后則進一步加重,有時可出現高血壓、心衰、嚴重高鉀血癥、酸堿平衡紊亂、消化道癥狀、貧血、礦物質骨代謝異常、甲狀旁腺功能亢進和中樞神經系統障礙等,甚至會有生命危險。
慢性腎病因其高發病率及高死亡率正逐漸成為全球最主要的公共衛生問題,全世界超過10%的人受其影響。然而,由于其早期癥狀不明顯,常為人們所忽視。此外,慢性腎病在病因、臨床表現和腎功能減退方面呈現出一定的異質性。因此,通過先進的技術手段探究CKD發生機制,進而識別高危人群至關重要。
個性化醫療被認為是現代醫學中最有前途的領域之一,這種方法試圖根據患者的個體特征來優化治療方法和患者護理方式。其關鍵在于疾病特征及其演變識別、患者正確分類、隨訪以及治療方式優化。因此,個性化醫療需要采用創新工具來對數據進行測量、整合和建模,而代謝組學正是非常合適的工具之一。
核磁共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NMR)是目前代謝組學檢測的主要技術之一,因其成本較低、可重復性高、穩定性高、非破壞性、定量檢測的特點,已逐漸應用于探索各種慢性病的代謝譜研究。此外,核磁共振平臺可精準量化脂類代謝的詳細代謝物,涵蓋十幾種脂蛋白亞類群的脂質濃度和組成,可全面檢查個體脂蛋白亞類群及與慢性腎病風險相關的脂質特征。
近日,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研究團隊在《American Journal Of Kidney Diseases》發表了一篇題為“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Based Metabolomics and Risk of CKD”的研究論文。
既往很少有研究利用核磁共振技術調查代謝物與CKD發病風險直接的關聯情況,本研究利用英國生物銀行(UK Biobank)數據庫,探索血漿代謝物特別是脂類代謝物與CKD發病風險之間的關聯,并進一步探尋篩選出的差異代謝物是否可以用于預測CKD風險。該研究發現多種血漿循環代謝物與慢性腎病發病風險密切相關,主要包括極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脂蛋白亞類中的甘油三酯、脂肪酸、氨基酸和炎性標志物等。
本研究共納入91532名基線時未診斷有CKD且未使用降脂藥的參與者,平均年齡為55.3 ± 8.1歲,其中57.2%為女性。在13.1年的中位隨訪期間,共記錄2269例新發CKD。與未發生CKD的人群相比,發生CKD的參與者普遍年齡更大,且患有高血壓、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比例也更高。關聯分析結果顯示,經過多因素調整和多重檢驗校正(pFDR<0.05)后,142種代謝指標中共有90種指標與CKD發病風險密切相關,主要分布于脂蛋白亞類、載脂蛋白、氨基酸、脂肪酸、葡萄糖和糖蛋白乙?;?。
本研究使用LASSO回歸進行代謝物篩選,最終確定了9種差異代謝物,包括二十二碳六烯酸、飽和脂肪酸占總脂肪酸的百分比、亞油酸占總脂肪酸的百分比、組氨酸、異亮氨酸、纈氨酸、白蛋白、糖蛋白乙?;托×礁呙芏戎鞍字械哪懝檀减?。納入到基于臨床變量的模型中,可顯著提高對CKD發病風險預測效能。
綜述所述,血漿中極低密度脂蛋白顆粒、高密度脂蛋白顆粒、脂蛋白亞類中的甘油三酯、脂肪酸、氨基酸和炎性標志物等均與CKD的發病風險相關。該研究有助于深入了解CKD的發病機制,并可能為未來預防和治療CKD提供新方向。
健康行動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要想將高脂血癥的危害降到最低,最重要的是早期預防。日常生活中應該如何控制血脂?
健康飲食:減少飽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的攝入,增加水果、蔬菜、全谷薯類、膳食纖維及魚類的攝入。
規律運動:定期進行中等強度的有氧運動,如快走、游泳或騎自行車,促進血液循環,改善代謝。
控制體重:通過合理飲食和運動減輕體重,避免超重或肥胖。
戒煙和限酒:戒煙和限制酒精攝入,避免對血脂產生不良影響。
定期檢測:定期進行監測血脂,了解自己的血脂情況,早發現,早干預。
藥物治療:當生活方式的改變不能有效降低血脂時,可能需要藥物治療。在進行高脂血癥的治療時,應由醫生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和血脂水平來決定治療方案。
來源:江蘇疾控(微信號:jscdcw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