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七月,仍處在梅雨季節,迎來兩個節氣“小暑”和“大暑”,民間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之說。小暑開始,進入伏天,所謂熱在三伏,三伏天是一年中氣溫最高、悶熱、潮濕的時段。這個時節,區疾控中心提醒居民關注細菌性食源性疾病、狂犬病、登革熱、中暑、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征等疾病的預防。家長們需要關注孩子的假期安全。節氣養生可關注小暑和大暑。
細菌性食源性疾病(關注指數★★★★☆)
逐漸升高的氣溫為細菌的迅速增殖創造了條件,加上黃梅天的濕熱環境,食品的腐敗變質速度明顯加快。因此,細菌性食源性疾病將出現發病高峰。這類疾病的主要病原體有副溶血性弧菌、沙門菌、金黃色葡萄球菌、致病性大腸桿菌等。近年來,隨著市民衛生意識提高,該病總體呈現下降趨勢,但是仍是發病人數較多的疾病。細菌性痢疾是一種常見急性腸道傳染病。臨床上表現為腹痛、腹瀉、大便呈粘液、粘胨或膿血便,伴腹痛,部分病例可出現發熱等癥狀,癥狀嚴重的可出現中毒型菌痢。該病主要通過水源、食物和日常生活接觸傳播。7月發病隨氣溫升高會步入高峰期;學齡前兒童、小學生及青壯年是主要發病對象;易借助污染的食物造成食源性疾病暴發。對此,居民在細菌性痢疾好發季節應注意飲食飲水衛生,做到喝開水、食用安全衛生食品,不吃不潔、不衛生的食品,養成勤洗手等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同時提醒居民,近期汛期可能雨水量大,仍處梅雨期,做好被污染的雨水漫溢造成的如甲肝、傷寒、霍亂等其他腸道傳染病暴發的防控工作。
登革熱(關注指數★★★☆☆)
登革熱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由伊蚊傳播的急性傳染病。臨床特點主要為突起發熱,全身骨關節肌肉的疼痛,極度乏力以及皮疹,出現白細胞減少,以及淋巴結腫大。近年來,我國及我省登革熱報告病例數持續上升,與往年同期相比病例數增幅較大,且發生本地感染病例省份明顯增多,疫情形勢比較嚴峻。我區與有登革熱疫情流行的東南亞及國內其他省份和地區經貿、旅游往來頻繁,輸入性登革熱病例時有發生;當前正值高溫多雨易孳生蚊蟲季節,面臨著登革熱輸入性疫情及由此引起的局部暴發流行的風險。目前,我區登革熱發病以出國打工人群為主,在東南亞、非洲等登革熱流行的國家旅游、工作,應認真做好防蚊、滅蚊。切斷傳播途徑,防蚊、滅蚊是預防本病的根本措施,改善衛生環境,消滅伊蚊滋生地,噴灑殺蚊劑,消滅成蚊。疫苗預防接種處于研究階段。如出現登革熱疑似癥狀時,應及早去就醫,以免延誤病情,失去就治良機。
狂犬?。P注指數★★★☆☆)
夏季天氣炎熱,狗易變得狂躁,加之人們在這個季節穿得少,皮膚暴露多,所以很易被狗咬傷。如果被狗咬傷,應用肥皂水反復沖洗后及時去醫院注射狂犬病疫苗。
中暑(關注指數★★☆☆☆)
中暑是一種熱平衡障礙或水鹽代謝紊亂引起的以中樞神經系統和心血管系統障礙為主要表現的急性疾病。由于人體大量出汗,水分喪失,導致電解質丟失,循環血量減少致使出現頭痛、頭昏、惡心、嘔吐、面色蒼白、出冷汗、肌肉疼痛,有的病人可出現高熱等癥狀,嚴重者如患熱射病可發生死亡。一定要重視防曬防暑降溫,尤其高溫下作業人員要做好個人防護,補充含鹽的水分,工作場所要加強通風降溫,調整作息時間等。年老體弱多病者要注意房間通風降溫,勞逸結合,補充水分和營養等。
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征(關注指數★★★☆☆)
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征俗稱“蜱蟲病”,其病原體屬新型布尼亞病毒。該病具有職業性(戶外作業人員)、時段性(每年4-10月份)、地域性(多分布于丘陵地區)特點。臨床表現為急性起熱(體溫多超38℃)、疲勞乏力、惡心、肌痛、淋巴結腫大等癥狀,血象化驗結果常為血小板減少和白細胞進行性降低。該病中后期會引起內出血(如消化道出血、DIC),可致多臟器衰竭,病死率達10-30%。防控建議:
1.保持家庭周圍環境衛生,清理雜草,清除垃圾,避免蟲類滋生。定期檢查家中寵物和牲畜,避免蜱蟲叮咬和寄生。
2.外出游玩時,提高個人警惕,盡量避免長時間在草地、樹林等環境坐臥,噴涂防叮劑,防止蟲類叮咬。
3.在野外勞作或活動時,嚴格做好個人防護。穿膠鞋,著淺色光滑的長袖衣褲,扎緊褲腿或將褲腿塞進襪子或鞋子里?;顒咏Y束后及時洗澡,檢查頸部、腋窩、腰部等部位有無蜱蟲附著。
4.一旦發現蜱蟲叮在身上,切勿恐慌,亦勿捏、拽或火燒蜱蟲,避免其頭部斷留在體內??捎眉忸^鑷子捏住蟲體并垂直向上取出,無法取出的,建議先用酒精或乙醚噴涂在蜱蟲體表,再行鑷取,并作傷口的消毒。如果缺少器具或擔心操作不規范,請詢求醫生幫助。
5.有野外作業活動史人員,如出現發熱、頭痛、惡心嘔吐等癥狀,應盡快就醫并告知暴露史。
6.月份除要加強夏季傳染病外,應對兒童、青少年暑期安全教育,防止游泳、嬉水時發生溺水事故。居民應注意勞逸結合,保持良好生活節奏,家庭使用空調時,室內溫度應保持在25-27℃,相對濕度50-60%,平時注意定期開窗通風,以防普通感冒和流行性感冒等呼吸道傳染病的發生。
小暑是人體陽氣最旺盛的時候,宜順應天時“春夏養陽”。冬病夏治是我國傳統中醫藥特色療法,它是根據《黃帝內經》之《素問·四氣調神論》和《素問·六節臟象論》中的克制關系發展而來的中醫養生治病指導思想,對于一些在冬季容易發生或加重的疾病,在夏季給予針對性的治療。常用治療方法包括穴位貼敷(艾灸)、針刺、藥物內服等,通過在夏季自然界陽氣最旺盛的時期對人體進行藥物或非藥物療法,益氣溫陽、散寒通絡,從而達到防治冬季易發疾病的目的。